健康讲堂

蒙药的回顾、发展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1-5-13    来源:

  蒙医药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蒙古民族的珍贵遗产。它是蒙古族劳动人民长期以来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探索、总结而发展起来的医药知识,在发展过程中在原有的传统医药学基础上吸收了各兄弟民族医药精华而形成为今天的有蒙古民族特点的蒙医药学。也是蒙古民族长期在自然界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的结晶。

  因此加快蒙药开发研究步伐。是继承发扬中华民族忧秀传统文化,加强技术创新,推进蒙医药现代化进程的需要。

  1 蒙药的历史来源及其发展

  蒙医药学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同大自然与疾病斗争的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医疗知识和方法.如:饮食疗法、马奶疗法、外伤疗法、针刺疗法、蒙古灸疗、蒙医正骨、正脑术等。蒙古族人民在草原游牧和森林猎狩中,逐渐发现了一些可用的动物、植物和矿物,用其治疗各种疾病,并不断地总结经验。

  公元1206年以后,形成了古代蒙医药学,如著名正骨医师觉罗·伊桑阿;著名外科医师淖尔济·墨尔根等人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公元前1330年,元朝太医忽思惠用汉文编著《饮膳正要》,是我国较早的一部营养学专著。书中不仅论述了饮食治疗与卫生,而且还对妊娠食忌、食物中毒的解救等作了较详细的阐述。

  公元前17世纪著名蒙医药学家占卜拉论述了各科疾病,并著有《医法海鉴》一书,总括了蒙医各科疾病的方药。

  公元十八世纪蒙医药学家伊舍巴拉吉尔著有《甘露诊疗》、《甘露滴珠》、《认药晶鉴》等较全面系统的一整套蒙医药著作。同时在这一时期著名蒙医药学家洛布桑·索勒日哈木著有《脉诀概要》、《药物识别》、《巴撒木制药法》等著作。

  在明、清时代,蒙医药学有了相当的发展,著名学者官布扎布汇编了《蒙医验方集》,著名蒙医学家占布勒道尔吉编著了《索斯尔·米格金》一书,收载了879种药物,并附有576幅插图。著名的蒙医药学家罗布桑·全普乐通过一生的临床实践较全面地总结了前人的经验,编著了《实用蒙医药学》。

  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叶库西卡编著了《蒙医验方选》,并附有蒙、藏、汉、满四体合璧的蒙药名录。伊希·丹森旺吉勒编著了《红珊瑚方剂》。吉格木德·丹森札木莎编著了《医方与手法》。阿格隆日格图·布丹尼玛编著了《诃黎勒·医药学鉴》。

  内蒙古自治区自成立以来,各级党政领导对具有地区及民族特点的蒙医药非常重视,组织有关部门的专家教授编著了我国第一部《蒙成药标准》(1984版)和《蒙药材标准》(1986版),又于1988年编撰了《蒙成药补充标准 ,共收载蒙成药和蒙药材523个品种,从而使蒙药材澄清了混乱品种,也提高了全区蒙成药的质量,使蒙药也进入了标准化管理的行列。罗布桑教授编著的《蒙药学》和武绍新主任药师编著的《蒙医成方选》及《中国百科全书蒙药分卷》等书籍出版发行后,都为发展蒙药提供了规范性依据,特别是最近中央卫生部组织编写的《部颁标准》(蒙药分册)现已发行使用,中国医药管理局组织编写的《中华本草》(蒙药专卷)将蒙医药的发展引向更高阶段。

  2 蒙药的特点

  2.1 药用部位及生长环境特点 在众多的蒙药中有不少药材是蒙药专用品种,即只有蒙医习惯使用的药物。例如蒙医用广枣治心悸、心绞痛等心脏病;蓝盆花用于清肺热和治疗肝热病。还有许多药材蒙、中医都用,这类药物习称中、蒙药交叉品种。但由于中医与蒙医理论不同,经验有别,对药物的认识和用法有所差异。例如:肉豆蔻,蒙医用,主治心脏病、神经衰弱等;中医则煨后用于暖脾胃、涩肠下气。特别是有很多蒙药与中药来源相同,但用药部位却大不相同。例如:达乌、显龙胆、祁州漏芦,蒙医用其花,中医则用根;草乌,中医只用根,蒙医则除用块根外,还有其叶、花、芽等。此外,蒙药具有一定的地域特点。与地理环境、资源条件相适应,象沙棘、多叶棘豆、蒙古山萝I-等有着蒙古高原特点的地产药材在蒙药中占有相当比例,而且又是内蒙古特产,闻名国内外。仅从蒙古民族传统的酸马奶疗法又可看出蒙药所具有的浓郁民族特色。

  2.2 加工炮制的特点 蒙医历来非常重视对药材的炮制,根据疾病的性质,对药材进行炮制,有时由于疾病的不同,对一种药材有多种方法进行炮制,这是蒙药的炮制特色之一。其炮制方法有一般修制、浸清、水飞、煅、炒、烘、煨、炼、熔、蒸、煮、淬等方法。这些蒙药特有的传统炮制方法,其工艺繁简不一,风格独特。

  2.3 蒙药的组方特点 蒙药在临床上的应用,一般都是在蒙医理论指导下,根据疾病的不同证候,按照组方的方法和原则,选择适宜的数种药物,以恰当的比例配合在一起,并制成一定剂型后使用。蒙药的组方方法主要有性味组方、功能组方、“三化味”组方等三种,组方时非常重视“君药、臣药、佐药、使药”的调和原则,根据单药的药性、药能,针对病证进行配伍组合,这样能调和药能的偏盛不足,制其毒性,解除或缓和对人体的不利影响,充分利用诸药的综合效能、整体作用,从而获得理想的临床医疗效果。

  2.4 蒙药的剂型及临床应用特点蒙药传统配方、验方,据统计约有1 500余种,大多数以汤剂、散剂、丸剂、膏剂、酒剂、油剂、灰搅合剂、草药剂和金石剂等10种传统剂型为主。近年来,研制成片剂、冲剂、胶囊剂、糖浆剂、注射剂等新剂型已在蒙药制剂中不断得到应用。蒙医临床用药注重择时疗法,根据病症的生息活动规律,主证、并证灵活兼顾,不同时间给予相应药物,由于病情不同,患者每日早、午、晚用药往往不同;有时也用单一种成药来治病。蒙药的服用方法大有讲究,素有传统服药法则l0种。蒙医大夫根据病情的不同,灵活掌握给药方式,对很多疑难病证、久治不愈的慢性病有很好的医疗效果。

|||

  3 蒙药开发研究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比较突出的困难和问题是:其一,科技投入不足,蒙药开发研究基础设施落后,仪器设备陈旧,实任燕冬等:蒙药的回顾、发展与展望验室条件简陋,科技开发创新能力不强。其二,蒙药
开发研究力量分散,相互协作、联合攻关不够,整体效应发挥较差。其三,蒙药科研与生产相互脱节,研究机构与生产企业互不联系合作,未能形成科、工、贸一体的产业化,影响了成果的及时转化。其四,蒙药科技队伍的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还不能满足新药开发需要,尤其缺乏科技复合型与技术创新型人才。

  4 蒙药研究发展方向

  4.1 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规范理论体系,在理论上要有新发展在蒙药的研究过程中,不能单纯追求开发蒙药新剂型、开发新药,应从基础理论研究人手,应以蒙医药的基础理论—— 理、药、方则为指导,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研究蒙药的临床疗效,阐明其有效成分、临床疗效、毒副作用及作用机理;健全临床治疗观察的客观指标体系。

  4.2 明确研究目标,建立科学的研究方法在蒙药研究过程中,应以传统的蒙医药理论为指导,以临床疗效为客观指标,以现代科学技术为研究手段,多学科相互浸透与合作,对蒙药进行筛选。重点对临床上具有疗效的蒙药进行有效成分、药学、药理、毒理、质控、配伍、制剂工艺、作用机理等的实验研究,发现药物的合理配伍、合理剂型以及新功能,扩大其临床应用范围。

  4.3 充分利用科研技术力量,进行技术攻关在蒙药的研究过程中,组织科研技术力量,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技术攻关,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开展科研工作。同时,筛选影响较大的攻关课题,进行深层次的研究,重点开展对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蒙医药研究。寻找出具有临床疗效的客观指标体系,研制出疗效高、毒性小、成本低、易生产推广的新制剂。既要在确定有效成分的基础上进行筛选,改进工艺,降低成本,增强疗效,又要改进剂型,简化工艺,发掘利用新资源。

  4.4 注重蒙药植物化学与药理学的研究相结合发展蒙药植物化学与蒙药药理学相结合的蒙药科技是关键。二者相结合是蒙药学术和学科建设的需要。它们的关系是相互依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如同蒙医学中的阴阳关系。二者的结合是指研究中相互反馈信息,分享利用对方的成果,共同实现一个目标,即寻找蒙药的有效成分,论证该物质的作用机理和应用规律,从而达到研制、开发新药之目的。

  总之,在蒙药的研究中要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既要认真继承蒙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又要勇于创新,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蒙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实现蒙医药现代化,更好地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要重视挖掘、继承和发扬相结合的原则,使蒙药的传统研究与现代研究相结合,二者互补相成,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5 小结

  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浩如烟海的蒙药资源,就必须将现有的文献考证、品种整理与研究及资源调查的成果应用到实践中,充实我们的不足,解决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同时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力度,挖掘、整理、应用、提高是我们的事业发展的基础。蒙医药走向市场、立足国内、面向世界,依靠高素质科研队伍是基础;利用高新技术是必备条件;建立健全的科学性、可控性的质量监督体系是保障;开发有效、无毒、无害的绿色新蒙药,绿色新医疗技术为人民健康事业服务是目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启动给我们提供了培养人才、改善条件、发展自我的难得的机遇。我们应该充分把握时机,为蒙医药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贡献力量。